小男生也玩扮家家酒!?

 你或許會發現,二、三歲以後的孩子開始為自己選擇玩具時,對自己的性別角色概念越來越穩固,傾向選擇一般人所認為合乎性別印象的活動,甚至也會選擇與自己同性的玩伴。這時,玩遊戲,便成為我們觀察孩子表現他對性別的認識以及偏好的一項指標。而當你看見你的小男孩玩著辦家家酒,選擇抱洋娃娃、或是小女孩騎著馬扮警察時,會不會擔心他往後出現性別混淆的困擾呢?

 你或許會發現,二、三歲以後的孩子開始為自己選擇玩具時,對自己的性別角色概念越來越穩固,傾向選擇一般人所認為合乎性別印象的活動,甚至也會選擇與自己同性的玩伴。這時,玩遊戲,便成為我們觀察孩子表現他對性別的認識以及偏好的一項指標。而當你看見你的小男孩玩著辦家家酒,選擇抱洋娃娃、或是小女孩騎著馬扮警察時,會不會擔心他往後出現性別混淆的困擾呢?

從模仿學習社會運作
  事實上,這個時期,「遊戲」是孩子生活的重心,透過模仿、練習、嘗試探索、體驗的過程,孩子學習到了這個社會運作的方式。他會主動觀察周遭人的一舉一動,並有模有樣地依樣畫起葫蘆來。而扮演遊戲便提供了最好的機會,能夠讓孩子在不同處境、不同生活場景下,實習各種角色技能、經驗不同角色之間的任務和關係。此時,孩子的腦海中,或許並沒有明確地性別取向,他並無意識到性別和遊戲選擇的關聯,而只是跟著大人,一起掃地、打電腦、看書還是清廚房,然後在自己的遊戲內容與規則裡,扮演出來。

提供多元的遊戲空間
  了解了孩子的學習模式後,爸媽必須注意所提供的遊戲空間、情境、玩具以及指導的方法,因為您的言行都有可能會「擴展」也可能「侷限」孩子對性別的認識與認同。爸媽必須提醒自己,不論孩子選擇的是哄娃娃睡覺、騎馬打仗、辦公塗鴉或是當醫生護士,各種面向的參與和嘗試,其實都是他培養完整人格、發覺自我潛能的途徑,不應因為孩子是男生或女生而被禁止。孩子的任何興趣、嘗試,都表示這項活動內容是吸引他的,沒有男女之別。

引導孩子發現與接納
  至於孩子是否會因此混淆自己的性別,爸爸媽媽也無須多慮。在孩子的生活環境中,已有足夠的機會線索,讓他發覺男女的不同,不論是外表、行為,或是種種特質和價值。而另一方面,許多專家也指出,其實同性之間個別差異是大過於異性之間的不同,我們應該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特點、接納別人的不同,而不是用刻板印象強調性別行為、限制了孩子能力的開展和遊戲的樂趣。
已複制連結
已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