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如何與書打交道~玩書甚於讀書的小嬰兒

  不同階段的孩子,會用不同的方式與書打交道。來看看一歲以下的孩子是如何玩書的呢。

彥上會坐以後,媽媽就試著拿出朋友送的硬頁翻翻書給他看,沒想到,彥上伸手拿到書,第一個反應竟然是把書放入嘴巴「啃」!眼見著書本就要被磨掉一角,媽媽趕忙把書移走,同時,給彥上一個可以放入口中咬的東西作替代。寶寶似乎還沒有「我們不咬書,我們『看』書」的概念。

對嬰兒來說,書和一般玩具沒什麼兩樣。他怎麼玩玩具,就會怎麼玩書:啃、咬、敲、轉、丟、剝、把玩,探索書的物理特性,遠比了解書中包含的社會文化意義有意思多了。此時,爸媽暫時拋開書本的功能,把書當成玩具看待,允許寶寶「玩弄」書本,是引導他認識書的好機會。

零到六個月─用嘴巴感覺書
在這個階段的寶寶眼中,週遭任何事物都是新鮮的,他正透過快速發展中的感官知覺與肢體動作進行探索。在寶寶的手還不靈敏時,用嘴巴咬,是他了解新事物的重要方法。嬰兒出生後到六個月大,嘴巴裡的神經末梢比指尖多出許多,舌、唇和口腔中的神經網路,是他探測物品、並形成概念的主要途徑。更進一步地,研究指出,嬰兒傾向用嘴巴來感覺靜態、輕的、塑膠做的物品,而書本正好符合這些特質,我們也就可以理解為何寶寶會直接用嘴巴來「認識」書了。等到寶寶手臂更有力量,爸媽或許注意到,只要把書放在他伸手可及之處,他還喜歡用手掌拍打、推拉,製造出各種聲響,當他發現書不會動、又不能發聲,有時還會生氣呢。

六個月到一歲─書=玩具
用嘴巴來感覺的次數,會在寶寶四到八個月、手部動作控制進步之後減少。五六個月大時,他的視力漸漸清楚,爸媽可以在稍遠處搖晃翻弄色彩豐富的小書,引發他的好奇心和注意力,讓他感覺有趣,再抱著他一起翻翻看;直到八九個月以後,寶寶會坐、手指掌控能力更好,就可以引導他主動參與「玩書」的過程,如模仿父母進行翻書的動作,摸摸書上的絨毛,或指著書上的圖案念單詞、唱歌謠。雖然互動中,寶寶可能還不清楚閱讀的意義,卻在無形中已經習慣了閱讀行為。

不過,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,注意力持續的時間很短,很難靜靜地、專注地聽大人把書唸完;因此和寶寶玩書、看書的時間不要太長,當他被其他東西吸引時,就要讓他進行其他活動。

適合嬰兒的書
由於寶寶對於抓握的力道與肢體動作的協調還不精熟,選書時最好選擇硬紙書、布書或塑膠書等較能讓他盡情地探索。一般說來,寶寶的入門書,是童謠、兒歌與玩具書。

玩具書的種類涵蓋很多,包括:可動手操作的翻翻書、洞洞書;提供不同觸覺經驗的布書、絨毛書;提供聲音刺激的發聲書;提供味覺辨識的嗅覺書;還有可帶入澡盆共浴、可當車子拉的各種操作型玩具書。寶寶出生後,大人就可以吟唱或播放童謠、兒歌給他聽,如果能加上動作,一起搖搖動動,更可增添趣味及參與感。同時,別忘了寶寶喜歡重複,只要時間允許,爸媽可以反覆吟唱同一首歌謠或共讀同一本圖畫書。
已複制連結
已收藏